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规范合二为一
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3所建设过程控制体系侧记
在航天系统,“质量”一词无疑是最多被提及的。随着市场的日渐开放,现如今,质量不再只是企业产品或服务优劣的问题,更多是能否进入市场的基本条件。
过程控制体系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。前段时间,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3所在该体系的建设成果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,并且成为同行们争相学习的榜样。
过程控制已成必然趋势
近些年来,航天任务愈加密集,航天系统各单位的产品生产压力与日俱增。在此种情况之下,如何实现高质量生产呢?
分析众多航天任务失利的原因,多是由于一时的疏忽造成的。从“人、技术和管理”的三大质量管理要素和“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”影响产品质量好坏的5个重要因素中可以看出,“人”都处于主导地位,在生产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——任何生产活动、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都是由人来掌握,技术的进步、产品的更新也都需要人来完成。
更为关键的是,航天产品由很多道工序组成,每道工序都是一个过程,有其对应的输入和输出。因此,想要在“过程”中实现“零缺陷”,就必须让科研生产人员有计划、有组织地落实各项工作,结合科研生产的实际情况,深入地分析工序过程,建立行之有效的预防系统,明确工序过程的各项要求。由此可见,建设过程控制体系已成必然趋势。
航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,其中任何一点疏忽都有可能导致任务失利,这就要求所有参研参试人员都要一次性把事情做对。过程控制体系,就是以缺点等于零为最终目标,可以让每个人都在自己工作职责范围内努力做到无缺点。
203所作为我国航天器晶体元器件的重要生产单位,参加了大大小小的航天任务。拿嫦娥五号举例,203所研制生产的晶体振荡器、石英谐振器等数百个自主可控晶体元器件,作为嫦娥五号中电子设备的心脏,稳住了嫦娥五号飞行的脉搏,不但助力嫦娥五号精准奔月,还保障了它能安全返回。
“晶体元器件有如此稳定的性能,离不开过程控制体系。”203所郑文强主任说,在过程控制体系强有力的加持之下,203所的晶体元器件成品率稳步提升,人员的“零缺陷”意识也得到进一步增强,应对航天任务的信心更为充足。
多管齐下实现过程控制
前文提到,人在产品生产中起着决定性作用,所以过程控制体系建设最重要的就是科研生产人员全体参与和探索。走进203所的各个车间,随处可见与质量相关的横幅、漫画、展板,大家随时可“沉浸式”融入质量至上的氛围。“这样一来,大家在工作时能给自己提个醒,要注意规范工作流程。”203所郑文强告诉记者。
精准对接客户需求,是203所在过程控制体系建设中的另一把钥匙。203所专门成立工作组织机构及制定工作计划,推荐优秀的设计、生产、试验和检验人员到客户单位学习;详细拆解客户的文件要求,在现有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,重点围绕文件体系、人员体系、风险控制体系三要素重新编制相关文件;组织过程控制建设知识培训,对关键岗位人员进行考试,以考促学,促进大家对体系的理解和认识。
“针对产品还有专门的质量责任书,需要从所长到技术人员逐级签字,实现分级落实,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工作。”203所陈光希表示。
通过过程控制能力体系,203所的工作流程更加明晰,尤其在产品研制生产中,科研生产人员能够用文件固化每个程序和步骤,实现生产过程受控、操作要求受控的目标,改变了靠当事人回忆生产过程的历史,产品质量更有保证。
203所于德江主任直言不讳地说,“质量问题是无止境的,质量意识提升也不能仅依靠奖惩。过程控制能力体系让整个研制生产过程变得更为细化,质量问题也随之慢慢减少。过程控制能力体系刚接触时确实稍显复杂,但熟悉后效果非常好。”
“面对实现航天强国的目标,我们将继续以过程控制体系为抓手,不断提升质量管理能力,继续打造高质量晶体元器件,为保证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”203所于德江语气坚定。
栏目导航
内容推荐
更多>2025-04-29
2025-04-29
2025-04-28
2025-04-21
2025-04-11
2025-03-27
2025-03-12